双一流大学是什么意思(如何理解双一流大学)

前有985/211,后有“双一流”大学,都令无数莘莘学子趋之若鹜。985/211已经实行多年,大家应该都不陌生。但“双一流”大学,或许就不是那么熟悉了。

  双一流指的就是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。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,是中共中央、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,也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继“211工程”“985工程”之后的又一国家战略。

  2017年9月21日,教育部、财政部、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发布《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》,正式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,首批“双一流”建设高校共计137所,其中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(A类36所,B类6所),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;双一流建设学科共计465个(其中自定学科44个)。

  众所周知,评价大学办学质量是一个世界难题,国内外从来没有一个评价及其标准能够获得大家的一致认可。那么,哪些因素成为此次遴选认定的重要指标?

什么是“双一流”大学?怎么才能评上?

  2021年3月23日,教育部联合财政部、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了《“双一流”建设成效评价办法(试行)》。在答记者问中,教育部表示成效评价是对建设高校及其学科实现大学功能、内涵发展及特色发展的多元多维评价,其设计与大学排名、学科评估及绩效评价等有显著不同。

  该评价方法将“破五唯”要求贯穿各方面:

  第一,坚持多元多维主体评价;

  第二,坚决摒弃数论文、数帽子的做法,突出学生代表作、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等结果,重点考察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投入、社会服务贡献等;

  第三,以动态监测积累的过程信息与数据为主要支撑,既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挖掘指标数据,也组织专家进行定性评议,建设周期内尽量减少评价对学校的干扰,综合考察高校和学科的建设成效;

  第四,探索建设成效国际比较,结合大数据分析和同行评议等,对建设高校和学科在全球同类院校相关可比领域的表现、影响力、发展潜力等进行综合考察,引导和鼓励高校与学科在发展中突出优势,注重特色建设。

  据悉,“双一流”评价程序分为四步,首先是建设高校进行中期和期末自评,随后教育部委托相关机构开展定量数据处理、定性评议、第三方评价结果对比,接下来“双一流”建设专家委员会根据上述报告形成综合评价意见,最后由主管部门根据专家委员会意见综合确定评价结果上报国务院。

本文来自投稿,不代表苟探长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tongtimes.com/1189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