思考的原点(永远只在乎一件事)

思考的原点,永远只在乎一件事

公式是计算结果的工具,但并非思考结果的开始。

如果你以寻找公式作为目标,而非寻找思考的原点,那么所得到的只是精确的误导。

这在任何领域都是同样。

如果你学习摄影,公式会告诉你,在控制光线的时候,要找到准确的角度。在构图的时候,要学会搭一个画框。在调整色彩的时候,要把握具体的数值。在整体布景的时候,要遵循色彩的规律。

但如果你寻找思考的原点,你会思考自己的「表达」。

你要表达什么?

用怎样的光线,才能够勾勒出你所表达事物的内在?要把它放在画面中怎样的位置?

色彩呢?

你如何做到让画面中的色彩足够简洁,简洁到只留下对于你的表达有益的部分?

摄影的公式,会让你拍出好看的照片。

思考的原点,会让你表达值得探索的世界。

如果你学习投资,公式会告诉你,如何计算一家企业的资产负债表。又或者计算出下一年度的账面利润——纸面上的利润。

但如果你寻找思考的原点,你会开始在乎这家企业的商业模式。

投资的公式,会让你找到定价合理的企业。

但如果你寻找思考的原点,你会开始在意如何终身与那些具备基业长青品质的企业共舞。

如果你学习经商,公式会告诉你,你需要把什么事物,销售给怎样的人群,获得怎样的利润。

但如果你寻找思考的原点,你只会思考怎样的活动,能够通过一种更高效的方式,给更多人提供更好的帮助或者服务。

公式计算无数种结果。

但思考的原点,永远只在乎一件事。

面向公众的教育是普惠的。

但也是糟糕的。

因为这种教育,只教人们公式。

如果你希望走出平庸,就应该去寻找思考的原点。

我的意思是说,在任何一种技艺或者活动中,找到思考的原点,仍旧是不够的。

因为任何一种人类行为,最终都会回到具体的个体——

也就是「我」。

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「我」?

公式会告诉你,你应该广泛的学习,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。

但如果你寻找思考的原点,你会开始在意这个「我」,不应该做什么,不应该思考什么。

然后每一天的每一刻,都让自己实实落落的不去做,不去想。

公式简洁而迅速。

思考则艰难且缓慢。

但你会在这个过程里,真正回到那个被称之为「最终原点」的地方,看到自己从未迷失过的良知。

它完美无缺,智慧通透。

你可以相信它的指引,在任何时候。

在过去漫长的时光里,这一思考的原点,被称之为「去人欲,存天理」。

后来,阳明先生把两件事,简化成了一件事。

因为天理人欲不并立,只要去得一分人欲,就能够复得一分天理——天理即良知。

当你能够站在这个原点。

无论你在表达什么,无论你在经营什么,无论你在学习什么。

又或者不如说,无论你在思考什么。

你都是在表达当下的良知。

即使尚未它尚未圆融,你也会在这专注精一的努力之中,触碰到它不时赋予你的灵感。

穿透表象的迷雾,跨越精确的误导,把握到事物的本质。

至于创造当下最有效的公式,不过余后闲事。

本文来自投稿,不代表苟探长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tongtimes.com/14004.html